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玉塘街道田寮社區光僑路九號路im電競智造產業園
中新網福州9月26日電 (吳朋珊 張海根)穿越山海,向莆興追夢十年。鐵路連接東南沿海和中部內陸腹地的送旅im電競向莆鐵路,在今年9月26日迎來了開通運營十周年??蛢|
作為福建省第一條連接中部腹地的人次國家Ⅰ級鐵路干線、江西等內陸地區重要的穿山快速出海鐵路通道,向莆鐵路大大縮短了贛閩兩省之間的越海時空距離,深受沿線旅客青睞,助振旅客發送量逐年遞增,向莆興十年共發送旅客2.5億人次,鐵路年均增長6.6%。送旅
十年間,客億贛閩兩省的人次高速鐵路網路不斷織密,連點成線、穿山連線成網,越海一條條鐵路連接山海,一列列動車猶如巨龍騰飛。而向莆鐵路,一縣一站,一站一景,im電競結束了江西南城、南豐,福建建寧、泰寧、將樂、尤溪、永泰等七個老區縣沒有鐵路的歷史,讓地區經濟發展十年里不斷邁步新臺階。
物流暢通繁榮海港
向莆鐵路是一條客貨共線的快速鐵路,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從莆田站接軌,接入向莆鐵路,全長55.8公里,分別可通往秀嶼、東吳、羅嶼、國投煤炭碼頭。4條支線經過具有編組功能的莆田東站,將向莆鐵路與湄洲灣港口連為一體,構成中西部地區至東南沿海港口運輸大通道的骨干鐵路線,形成“武漢南昌-福州與莆田湄洲灣”的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。
向莆鐵路讓莆田臨港工業區能夠快捷地進入國家鐵路網,方便地通達原材料和工業品市場,降低運輸成本,從而增強莆田工業企業的競爭力。莆田港鐵聯運從此邁入新里程。
6月21日,福建莆田市東吳港區。向莆鐵路與湄洲灣港口連為一體,助力打造福建至中部內陸省份重要的能源原料物流通道。中新網記者龍敏攝在東吳港區東吳作業區,莆田東站副站長陳劍凌說,東吳站每天可運出3至5列煤炭,最多時可達7列。
福建八方港口擁有全省最大的煤炭堆場,約70萬平方米,其貨物以外貿煤為主?!瓣P鍵是開拓貨源,與更多客戶建立合作關系,當然也要提高自身的服務效能?!备=ò朔礁劭诎l展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徐進欽說,走內陸長途的話,相較于水路、公路,鐵路運輸的優勢明顯。
以汽車為例,一輛車單程只能拉30噸貨物,而一列火車單程大約可以運載3000噸。截至今年9月25日,莆田東站已發送煤炭469821車,3100.97萬噸。
拉近距離便捷出行
“向莆鐵路開通后,我每周五晚上買7點的車票回南昌,周一早上再回到撫州上班,只要38分鐘就能到,來去之間感覺很從容?!痹趽嶂菡鹃_往南昌西站的D6530次列車上,定居在南昌但在撫州大唐電廠工作的張健說,以前自己開車晚上家人總擔心不安全,現在有了向莆鐵路,每周都能回家跟妻子孩子團聚,“想見就能見,還是挺幸福的”。
向莆鐵路的開通極大縮短了閩贛兩省的時空距離。南昌與福州間的最快旅行時間由原來的11小時壓縮至3小時12分。南昌與廈門間的最快旅行時間由原來的17小時壓縮至4小時23分。閩贛多地實現“朝發午至”,撫州市的臨川、南城、南豐等地邁入“高鐵時代”。
縱貫江西、福建兩省的向莆鐵路線全線共設22個車站。十年間,江西福建兩省開行的贛閩圖定旅客列車由2013年的18對增長至目前的62對,民眾乘車高鐵出行已然實現“公交化”。
“豬腳哥”杜文其最先坐上了致富的動車。2014年以來,他每天從南豐批發豬腳,乘坐開往泰寧的動車組列車,僅僅用時34分鐘,到泰寧站后開著自己的摩托車僅用10分鐘就能到泰寧菜市場,開始豬腳的售賣。從原來的汽車運輸,轉變為現在的動車組,可以由3個多小時縮短到30多分鐘,單程花費從近200元減少到24.5元。
“省時又省力,現在家里蓋了新房買了車,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?!倍盼钠湔f。
鄉村振興推動發展
作為全國快速鐵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,向莆鐵路連通贛閩兩省四市十縣,沿線是兩省最具發展活力的區域,輻射范圍覆蓋兩省人口總量的40%。向莆鐵路讓沿線地區共享人才流、技術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動帶來的繁榮富足,不僅吸引了沿海港口經濟向內陸地區延伸,實現地區專業化分工,也帶動了沿線旅游業快速發展。
泰寧縣便是乘著高鐵的東風,飛速發展致富的縣區之一。向莆鐵路開通后,沿線地市“抱團”尋找商機,跨省動車游成為風尚。三明前往廈門、福州進行旅游宣傳推介;福建將樂、泰寧、建寧等地推出兩日游串起沿線小景區,打造向莆“大景區”。
從2014年開始,乘坐高鐵來泰寧縣旅游的游客逐年遞增。9年內,泰寧縣因旅游收入達上百億元,還不含景區周邊商旅、住宿、小吃、土特產和服務業的收入。
“托了高鐵的福,現在當導游幸福并快樂著?!碑數貙в魏尉晔翘幝糜螛I騰飛的見證者,自從泰寧有了動車站,她現在每天接待游客一波又一波,旅游旺季日均能帶3個旅游團,收入也是平時的3倍。
近幾年,泰寧開發了一些知名旅游項目,如寨下大峽谷、玻璃棧道、上清溪竹筏、夜游九龍潭等。每年旺季雖然辛苦,但是對何娟這些導游來講,錢包鼓鼓,生活有盼頭。
在向莆鐵路沿線,建寧、將樂、泰寧、尤溪等沿線城市以鐵路為依托,建設“鐵路+旅游”“鐵路+建設”等新模式,帶動了城市格局、人口布局、經濟版圖的積極變化。數據顯示,2022年三明地區接待旅游總人數突破3904.27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超308.42億元,與2013年動車未開通前相比分別增長了263%、280%。
向莆鐵路的十年,也是福建省高鐵建設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、新線投產最多、高鐵發展最快的十年,南龍、興泉、福平、浦梅、衢寧等鐵路線鋪架而起,福建省高鐵里程實現從“一條線”到“一張網”。截至2022年底,福建省高、快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906公里,覆蓋全省80%人口和90%的經濟總量,為沿線城市持續注入勃勃生機。(完)